新闻&洞察 NEWS & INSIGHTS
新闻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洞察 > 新闻动态

第二届产后母婴康复服务高峰论坛暨调研报告发布(图文)

newstime 发布时间:2015-08-19 17:43:38

        幻灯片1.JPG幻灯片1.JPG

      海峡两岸产后母婴康复服务行业峰会于89日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峰会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与厦门童博会组委会联合主办,邀请了两岸数十名产后护理专家聚首鹭岛,原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梅建、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秘书长李京、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郭玉萍副主任、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蔡李倩副主任医师、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全国各地月子中心代表等出席了会议。

原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说道:产后母婴康复行业已经走过十年多的发展历程,得到了群众的接受和肯定,产妇和婴儿是在身体最脆弱最需要关照的时刻来到产后母婴康复机构,他们对产后母婴康复机构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不仅需要家庭般的温暖和照料,更迫切需要获得康复保健的服务和技能支持。因此,产后母婴康复机构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更不是一个宾馆,它承担着产妇、婴儿的安全和健康的重大责任。十多年来的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呼唤着我们尽快建立并遵循科学统一的服务规范、标准和指南,确保我们的服务质量,并且不断地提升。

本次峰会还由艾索儿童研究咨询公司研究总监发布2015中国产后母婴康复服务业消费调查报告。此次调研是为了更多的了解产后母婴服务业消费认知、消费习惯、消费模式已经遇到的问题,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艾索儿童研究咨询机构、凤凰亲子、厦门国际婴童产业博览会主办,全景调研助手、凤凰网亲子频道、腾讯网亲子频道为此次调查活动提供了数据支持。

此次共采集全国互联网样本41157人。八成多受访者是家长,还有5%是准家长。近八成受访者学历在大学及以上。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约占三成,一般职员约占四层。家庭收入呈金字塔形分布。

   

      需求:超过四成的人会考虑消费专业的产后康复服务

  其中,考虑选择去月子中心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请月嫂。目前来看,月子餐市场较为小众;

  高端群体是当前产后服务的核心消费群体

  从收入来看,家庭月收入1.5万以上的群体对专业产后康复服务的需求开始显著增加,其中月收入超过2万对月子中心的需求程度超过三成。职业方面,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私营业主对专业服务的需求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职业。家庭月收入25000以上,对不同服务类型出现分化。

  不同区域康复服务需求有差异

  初步估算目前月子中心市场规模约350亿,每年中国城市孕妇数量约1000万人,此次调查数据表明,月子中心潜在需求约25%,愿意接受3万元以上比例约21.2%,真正形成实际需求的比例约为5.3%,人均消费6万。

      沿海区域更接受月嫂服务,而内地相对偏好月子中心,发达区域和东北对两类服务的需求均高。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专业APP是希望获取母婴护理指导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有50.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获取母婴护理指导信息的方式是通过“母婴康复相关APP”。另外有44%的人表示,自己是通过“妈妈群交流”的方式获取信息,位于第二位。还有38.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通过“月子中心(医院)微信公众号”来获取信息位于第三位。

  趋势:90后更愿意消费产后康复专业服务

  从70后到80后到90后,新一代家长对产后康复服务的需求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90后,她们对专业产后康复服务的需求显著增长。

  

       趋势:产后康复服务观念向好,但短期不太会井喷

  观念决定行为,从代际来看,90后对产后康复服务需求旺盛,意味着从长期来看,产后康复服务长期发展趋势向好。但短期来看,调查显示,未来几年,中国家长对专业产后康复服务的需求不会显著增长。

  37.9%的人是出于为家人考虑而选择月子中心

  对于此次受访者来说,选择去月子中心的首要原因是“省去家人劳累,避免家庭矛盾”,占比37.9%。牌子第二位的是“帮助母婴健康恢复”,占比23.3%。 

         

      90后更看重在月子中心能够学到相关护理知识

  与80后和70后相比,90后群体更为看重能够在月子中心“学到相关护理知识”,占比20.5%,高于802%,高于70后接近3%。与80后和70后相比,90后中认为去月子中心没有什么价值得比例较低,仅为15.5%,比较而言,90后对月子中心的接受度更高一些。

  人员资质与专业性是去月子中心消费者最看重的方面

  总体来看,受访者更为看重月子中心的“人员资质与专业性”,位于第一位,占比47.8%。排在第位的是“膳食营养健康”,占比35.3%.排在第三位的是“剧中环境与室外环境舒适”,占比33.3%

  准妈妈群体更为看重月子中心与医疗机构的合作

  准妈妈群体较小年龄段家长更为看重月子中心“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占比17.7%,高于小年龄段家长接近5%。与医院合作的月子中心较受欢迎。

  

      超过半数消费者最为喜欢“家庭公寓式”月子中心

  51.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的月子中心(医院)类型为“家庭公寓式”,位于第一位;44.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的是“地处空气好的郊区”,位于第二位;位于第三位的是“交通方便的”,占比35.6%

  国产一线城市团队最受消费者欢迎

  22.6%的受访者表示对自己有吸引力的母婴康复管理和护理团队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位于第一位;位于第二位的是“香港”的团队,比例为15.6%。有接近三成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并不关注管理团队的出身。

  生理恢复不够好是住月子中心遇到的首要问题

  受访者反应在月子中心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生理恢复的不够好,占比23.6%,位于第一位;第二位的是“餐品营养差或口味差”,占比22.4%,位于第二位;位于第三位的是“休息不好”,占比21.4%

  78.6%的人希望坐月子结束后依然能够提供护理及康复服务

  有78.6%的受访者希望坐月子之后“定期为宝宝和妈妈提供护理、康复等服务”,位于第一位;另外有35.2%的受访者希望做完月子之后可以提供“团购质量好、价格低的母婴产品”,位于第二位。

  超过半数的消费者最注重“婴儿24小时健康护理”

  最为关注的是“婴儿24小时健康护理”,比例为55.3%,位于第一位。

  另外有36.9%的受访者关注“产妇心理健康疏导”,位于第二位。位于第三位的是“学到育儿知识”,占比36.3%

  已经生产过的妈妈认为需要婴儿24小时健康护理的比例更高

  小年龄段家长比准妈妈群体更关注“婴儿24小时健康护理”,比例高达53.2%。而准妈妈群体这一比例仅为40.3%

  有接近八成的受访者表示能够接受的月子中心价格低于3万元。

  有12.5%的受访者表示能够接受3-5万元收费的月子中心。另外有5.4%的受访者表示能够接受5-10万元收费的月子中心。

  有接近两成的准妈妈能够接受5-10万的月子中心

  准妈妈能够接受较高价位月子中心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小年龄段孩子家长:有7.8%的受访准妈妈表示能够接受10-15万的月子中心;有19.8%的准妈妈表示能够接受5-10万的月子中心;有24.8%的准妈妈表示能够接受3-5万的月子中心。

  

      90后对收费较高的月子中心接受度较高

  有6.8%90后受访者能够接受10-15万的月子中心,而80后能接受这一价位的比例仅为2.3%70后的比例更低,为0.7%12.7%90后能够接受5-10万的月子中心,而80后能接受这一价位的比例仅为5.2%,而70后这一比例为3.2%

  接近半数的消费者有请月嫂的计划或者已经请月嫂

  25.1%的受访者表示会去“专门的月嫂中心”去请月嫂,位于第一位;其次是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有15.5%的比例;处于第三位的是去“月子中心(医院)”,比例为8.8%

  对于准妈妈来说更信任专业的月嫂中心

  此次受访者中,准妈妈群体有39.1%的比例表示会去专门的月嫂中心请月嫂,这一比例比小年龄段家长少8%。另外,准妈妈群体表示会去普通家政中心来找月嫂的比例达12.3%,这一比例也高于小年龄段家长接近4%

  

      与80后和70后相比,90后更不愿意通过熟人介绍请月嫂

  此次受访者中,80后和70后通过熟人介绍来请月嫂的比例接近,分别是16.5%17.3%,而90后受访者这一比例仅有7.4%,少于70后接近10%。(艾索/文并制图)